由黨建讀物出版社、學習出版社授權發布,未經許可,請勿轉載。
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事關民生福祉,也是民心所向。《決定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,明確“統籌推進醫療保障、醫療服務、公共衛生、藥品供應、監管體制綜合改革”的總體方向,圍繞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和鼓勵社會辦醫作出新的重大部署,充分體現了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、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,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、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辦醫原則,為建設結構合理、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、保證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、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證。
深化公立醫院改革,要始終堅持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,重點是健全維護公益性、調動積極性、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。在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,公立醫院占據主體地位,承擔全國醫院90%左右的總服務量,公立醫院改革已經成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醫改難點。根據《決定》關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,今后,要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抓緊推進。一是落實政府辦醫責任,探索政事分開、管辦分開的多種實現形式,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,建立醫院理事會等多種形式法人治理結構,衛生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進行宏觀管理和提供服務。二是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和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、人事薪酬制度,重點是改革醫學教育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模式,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城鄉社區衛生人員培訓制度,健全內部分配機制和激勵機制,建設高素質醫療衛生人才隊伍。三是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,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。重點是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,積極構建基層首診、分級診療、雙向轉診的就醫秩序,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。要重點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,努力實現大病不出縣;拓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,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。四是取消以藥補醫,理順醫藥價格。要解決長期以來醫藥價格倒掛問題,把藥價降下來、服務價格適當升上去,關鍵在于建立科學補償機制,推動醫保財政治理聯動,取消藥品加成政策,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、增大財政補助等方式予以補償,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體系,建立規范的信息公開制度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。
鼓勵社會辦醫,對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新格局、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、推動公立醫院改革意義重大。在醫療服務業越來越成為社會投資重點領域之一的形勢下,將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更多交給社會和市場,有利于政府集中力量履行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責任。《決定》的改革導向主要分為3部分。一是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。按照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,開放社會資本進入的服務領域與區域,規范社會資本包括境外資本辦醫準入條件,完善公平公正的行業管理政策,改善執業環境,落實價格、稅收、醫保定點、土地、重點學科建設、職稱評定等政策,對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醫療機構給予傾斜支持。特別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慈善醫療機構,或向醫療救助、醫療機構等慈善捐贈。二是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,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、規模化的大型醫療集團發展,拓展新興健康服務業,創新服務組織,適應居民對醫療康復、老年護理、臨終關懷、健康咨詢、美容整形、健身養生等服務需求。同時,允許社會力量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,近期要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,支持社會資本采取合作、兼并、收購等多種形式,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,增強公立醫院服務活力。三是允許醫師多點執業,支持和規范有資質人員依法開業,方便群眾就醫,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,政府通過鏈接醫保等購買服務的制度,促進基本醫療服務的有序競爭和多元參與,提高質量和效益。
相關專題 |
· 理論書庫 |